《泉州师院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打造校地共同体 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本土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  2001年,习近平总书记(时任福建省省长)莅校视察指出:“泉州师院发展方向是建设多学科的大学,目标很宏伟。这无疑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这也符合福建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要求。”在这一方针指引下,学校借鉴“共同体”理论,率先在国内同类院校提出打造校地共同体、产教融合培养本土化应用型人才模式,解决了“办学定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的匹配度问题”“师资与教学资源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问题”等教学问题。  探索形成“亲地方”校地共同体。基于本土化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改校地“两张皮”为融合发展办学理念,提出“六维立体”的校地共同体整体架构,形成地方支持学校、学校反哺地方的良性互动格局,使师生成长、学校提升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  构建“亲产业”产教协同育人机制。携手行业企业共建理事会(董事会)、专业教指委,健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治理结构。对接地方产业,共建纺织鞋服、石油化工等6个应用型示范专业群,成立相应的现代产业学院,构建“政校企”“侨校企”“校校企”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重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重构学科专业体系;出台“四四制”人才培养方案,对接岗位需求,重构课程教学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重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通过以上举措,学校应用型办学和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近两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获奖20项,其中特等奖5项,居同类院校首位。2017年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率达56%,用人单位满意度94%;毕业生创业率和创业存活率实现“双高”,2017届毕业生 创 业 率 达 5.88%(全 省 第 一),2012-2014届毕业生创业存活率达90%。该成果在同类院校中产生良好辐射示范效应。学校入选省级示范性应用型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0年7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时任省委书记)孙春兰批示,由泉州师院牵头,联合黎明大学、泉州纺织服装学院、10多家纺织鞋服上市公司组建纺织服装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2013年6月,教育厅在全省 9 所本科高校推广“校校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认为,学校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契合度高。教育部高教司原司长张大良对学校围绕产业需求,聚焦区域服务,办新型本科院校给予肯定。副省长杨贤金、郑新聪莅校视察时,高度肯定学校“植根泉州、服务泉州”,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所取得的成效。  (主要完成人:泉州师范学院)

基于 “五位协同” 的 “双高” 型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模式的创设与实践

摘要:  教育部 《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 显示,201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率为 3%,创业成功率不足5%。毕业生创业率低,创业企业存活率低是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痛点。我校作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根植泉州创新创业创富沃土,秉承“爱拼才会赢”的企业家精神,构建“五位协同”(机制协同、班级协同、课程协同、教材协同和师资协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模式,借助泉州品牌之都的底蕴将知识产权保护与品牌建设教育贯穿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率先在国内同类院校取得“双高”(高创业率、高存活率)型人才培养成效。创业企业的品牌建设取得突出成绩,近五年企业注册商标数(含国外)1060项,自有品牌253个,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共199项,学生创业质量得到提升。  1.创新了实践阶段的培养方式。2015 年在国内同类院校率先采用PPP模式建设校内初级孵化基地、率先采用“政产教”融合模式在校外企业产业园区开设创新创业实验班,实现实践阶段完全“实战化”。在示范效应的带动下,近5年我校毕业生平均创业率达到5.88%(含网络创业),实现了“高创业率”。  2.创新了创业资源的统筹方式。2008年起以创业发展研究中心为桥梁,构建政府、新创企业、成熟企业、投资基金、法律援助等多方交互平台,提升学生创业项目对接社会资源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创业存活率。我校2012-2014届毕业生创办的企业三年存活率达到90%,实现了“高存活率”。  3.创新了创业的金融扶持方式。2013年在国内首家设立“政产教”协同的创新创业资金池,采用“企业出资+政府贴息+银行放贷”模式,为入驻基地的团队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和资金扶持,有效解决政府就业创业专项资金高额沉淀、普惠性差等问题。“进阶式”创业资金扶持模式,有效解决了大学生创业项目过早被社会资本稀释,学生创业产权易丢失,收益偏低等问题。4.构建进阶式班级体系,实现三阶段班级协同。第一阶段,针对大一所有学生,开设创新创业通识班,讲授创新创业基础知识;第二阶段依托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针对大二大三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意向班,对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培训与辅导;第三阶段,针对大四学生遴选出优秀创业团队进入校外产业园区创新创业实验班,采用“政产教”融合方式开展创新创业实务与实践。  5.构建立体式课程体系,实现多维度课程协同。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定期修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基础通识课外,增设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等创新训练类选修课程,增设企业管理、风险投资等创业训练类选修课程;引进执业律师、专业咨询师讲授知识产权保护、品牌建设等课程。  6.构建宽口径教材体系,实现多学科教材协同。采取校企合作形式,由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优秀人才和创业校友组成教材编委会,规划、编撰、出版系列教材,已立项出版 15门,教材兼具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和特色性,并与学校专业设置、学生创业方向相匹配,完善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知识体系。  7.构建双师型导师体系,实现多元化师资协同。通过校校协作、校企协作、产业行业协作等形式,组建由专业教师、企业导师、行业专家、专业培训师共同参与的双师型导师体系。学生在创新创业的各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导师与之配对,实践项目配备专门的导师组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辅导,实现了多元化的师资协同。  经过近 10 年的探索与实践,“双高”型“五位协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模式取得丰硕成果,先后多次在全国(含港、澳、台)介绍工作经验并得到认可,对全国同类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推动作用与借鉴意义。(主要完成人:屈广清、陈火全、张惠典、林文凤、彭振龙、林蕙琼、钟碧忠、黄晓宁)

基于胜任力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改革与实践

摘要:  我院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持续推进系统化、专业化和精细化,走在全省前列。2011年以来,针对培训工作中存在的模式“单一化”、课程“同质化”、过程“形式化”等问题,立项了 《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创新与课程改革》课题,着力转导向、调结构、改机制,打造校长培训新模式。经两年探索、五年检验,成果斐然。  1.首创了校长胜任力指标,建立了胜任力与办学业绩的关系经深入调研、实践探索和专家论证,首创了融合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由教育引领力、管理执行力、领导决策力、个人感染力四维度构成的校长胜任力指标体系,建立了胜任力提升与办学业绩之间的因果关系,为校长培训奠定理论基础。  2.坚持系统综合改革,创新了“12643”校长培训模式以系统观为指导,坚持“校地融合、系统设计、理实一体、资源集成”的改革思路,聚焦目标、课程、机制、平台、质量,打造以校长胜任力为核心,两个融合为重点,六大模块为基础,四个环节为抓手,三个平台为载体的“12643”校长培训模式,系统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课程“同质化”、过程“形式化”、模式“单一化”等问题,全面推动内涵建设,促进校长胜任力有效提升。  3.重构了双项融合、模块衔接的课程体系,创建特色资源库围绕提升胜任力,推进课程通专融合、显隐融合,重构管理创新、特色创建、文化建设、学校诊断、平安校园、教育情怀六个模块,实现模块衔接、循环上升。通过挖掘区域文化、学员资源和引进国际资源,协同生成特色资源库,丰富了课程内涵,满足了不同阶段的校长培训需求。  4.创新了理实一体、分阶递进的运行机制,搭建三类研修平台持理实一体,精心设计“集中培训-跟岗实践-网络学习-返岗研修”四个环节,实现有机衔接、分阶递进、持续提升。着力机制创新,深化校地合作,建立“异地挂职 · 学校管理研修”、“互融共长 · 教学改革研修”、“资源共建·乡村学校发展研修”三类平台,实现培训模式向多元化转变。  5.构筑了严格标准、多元评价的监控机制,完善全程质量保障严格质量标准、教学规范和管理制度,实施“多主体、多维度、多元化”考核评价,建立“用户需求-课程设计-团队组建-管理服务-评估改进”的闭环式全程质量监控,实现流程科学化、管理精细化、效果最优化。  本项目实现了校长培训理念、模式、机制三创新。(1)理念创新:首创校长胜任力指标,构建胜任力与办学业绩的关系。围绕核心目标,统筹规划、系统设计,打造校长培训的有效机制。(2)模式创新:创建并完善了基于胜任力的“12643”培训模式,实现校长专业精神、专业能力、自我提升交叉融合,把胜任力提升和校长生涯发展有机结合,丰富校长培训内涵。(3)机制创新:打造校长研修共同体,有效推进学员“整体化”、“深度化”、“意义化”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实现培训效果最优化。  本项目实施以来,受训校长办学治校胜任力显著提升。2012年以来,受训学员及其任职学校获省级以上表彰870多项次;校长培训社会效益显著提升,我院先后获批省特教校长、乡村校长、十三五名校长培养培训基地,五年来培训校长4500多人次;校长培训示范辐射效应显著提升,接受广东、甘肃、四川等地委托培训 695人次,已有30多批次省内外同行来院交流、学习、调研。(主要完成人:陈秋燕、王宏、马勇、陈琴英、林惠萍)

闽派小学数学名师 “1+6+N” 协同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  闽派小学数学名师“1+6+N”协同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历时15 年研究成果的一次总结,经历探索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主要阶段,从2010年开始在江苏、贵州和福建三地进行为期8年的推广应用,实践检验证明:具有操作性和复制性,该成果在我国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上,具有较好的时代意义和参考价值。  第一,成果的核心理念。该项教学成果旨在探索大学教师与小学教师协同发展的基本模式。通过构建大学教师与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以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为载体,在长期教学实践和课堂历练中,实现大学教师与小学教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突破专业发展瓶颈,促进双方教师的协同发展,由一个大学教师带领一个团队的协同发展,由一个团队引领更广范围教师的协同发展。大学教师与小学教师协同发展“1+6+N”模式,“1”是指一个中心:以教师协同发展为中心,“6”是指教师发展所必备的 6 项专业素养,“N”是指由1个大学教师带领1个团队协同发展,由一个团队引领更广范围教师的协同发展。该模式采用“二维三级”运作方式,是指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两个维度,工作站、工作室和工作坊的三级运作方式。  第二,成果的核心内容。研究团队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和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倡导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本,通过有效的方式,满足学生多层次的需要,促进数学课程“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三维目标的整体达成。倡导以人为本、互通共融、大气深刻、智慧灵动、通情达理的魅力课堂,强调通过把握数学本质,融入数学思想,突出数学思考,让数学焕发应有的魅力,让课堂绽放生命的活力,实现学与教的有机融合,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构建“问题驱动思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以核心问题为统领,以问题串为线索,引领学生数学学习,驱动学生数学思考,感悟数学本质,体会数学思想,推进数学课堂教学的进程。秉承福建人开放、包容、朴实、勤劳、好客、爱拼、敢赢的优良传统,在教学研究与专业成长中,始终坚定“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的教学信念,在长期实践和课堂历练中,逐步形成了开放包容、朴实细腻、幽默风趣、爱拼敢赢的教学风格。第三,主要成效与社会影响。研究团队参与编写出版了三本大学教材和一本教辅书籍,出版一本个人专著,共撰写 195 篇约 78 万字研究论文,阶段性研究成果2014年获福建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7年获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 年该成果获得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项目负责人苏明强2014年应邀在首届华人数学教育大会作主题发言,近八年来研究团队曾应邀参与了我国25个省举办的 500 多场教学研讨活动,执教600多节研究课,做了300多个专题报告,研究团队成员多次被核心刊物做为封面人物推出系列研究成果,对我国教学改革与实践具有重大示范作用,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  (主要完成人:苏明强)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学习心得

摘要:旗帜鲜明地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宣言书,内容丰富,意义重大。  一、纪念马克思,宣示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我们为什么要隆重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因为以马克思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我们都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实践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进入新时代,解决新矛盾,实现新目标,更需要我们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更需要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们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不断从马克思主义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使我们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以习近平在讲话中说的:“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为了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  同时,习近平同志的讲话用最有力的声音驳斥了一些非马反马、弱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思潮和言论,这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二、纪念马克思,最好的方式是深入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我们要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深入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  1.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经典。“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这是对共产党人的要求,也是对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要求。  2.学习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即她的原则和方法,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原则、方法去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新时代,学习马克思主义尤其要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要发挥思政课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高校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等思政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集中体现,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我们要努力加强思政课建设,上好思政课,发挥这个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当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思政课老师要努力,更需要相关部门尤其是二级学院的支持,共同形成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合力。  (作者刘玉生系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把满腔热血倾注在教育教学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鞭辟入里,对每一位高校教师而言,既是巨大的鞭策,也是极大的鼓舞。根据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是作为一名普通高校教师的三个基本要素,也即是我们的职业方向。在这三要素中,“政治素质过硬”是首当其冲的第一要素。要做到政治素质过硬,就必须有科学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此,高校教师都应该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做一个品德高尚,格调高雅的人。古人曾云“师者,人之模范也”。在学生眼里,老师都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的影响。老师的师德师风、老师的思想政治状况对学生具有强大的示范作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工作中应表现为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把自己的满腔热血倾注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上,为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者而努力奋斗。  “业务能力精湛”是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第二个基本要素。在信息途径多元的环境中,学生掌握着大量的教师不了解的知识,你知道的可能学生已经知道了,你不知道的可能学生也早已经知道了,这种教育者角色的倒置变化已然成为客观事实,这种情况下,我们所说的话如何能让学生信服?又如何去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习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讲到“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学习之于我们老师的个人发展,之于学生的成长成才,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我们的业务能力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密不可分,要想练就精湛的业务能力就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钻研。为了适应新时代新教材的授课需求,马克思主义学院全院教师积极参与并完成了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2018年版新教材的培训和考核工作,目前正在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通过这样的一些学习和钻研,为我们的知识体系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我们将更有自信地让新教材中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让学生深刻感悟到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科学的思想基础。  “育人水平高超“是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教书育人强调方式方法,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如何上好一堂课,成为当前高校教师必须谨慎思考的问题。老师除了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还要有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为此,高校教师要重视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研究,要通过创新教育方法,实现全方位育人,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习总书记在谈到改革开放的困难和成就时用了“人间正道是沧桑“来形容,在描绘中国梦的理想蓝图时表达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坚定信念。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使我巩固了信念、坚定了信仰。我坚信,只要以习总书记对大学教师提出的三个要求为奋斗目标,打造过硬的政治素质、夯实精湛的专业能力、创新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我们职业目标、人生理想的实现就近在咫尺,中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指日可待,而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必将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者徐莉系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泉州师范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8181次访问,全刊已有2489857次访问